关闭

提示

醉·周村美景 赏·千年文化

山西省   09-11 17:39   来源: 山西农民报
点击这里,查询本地商家!

1

  周村镇简介

  周村镇位于泽州县西部的华阳山脚下,西接阳城,北邻沁水,“鸡鸣一声响三县”,素有“丹水名区”“行山重镇”和泽州西大门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

  周村镇古称长桥镇,因距今约2000年的 “五里七孔桥”而名。公元297年,以“除三害”闻名的西晋平西将军周处战死后葬于镇西,建有周处墓、周孝侯祠,长桥镇遂更名为周村镇。

  周村镇雄踞晋豫陕三省要冲,地势险要,虎踞龙盘,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老城墙形似虎踞,俗称虎城。宋金时期,周村镇义士梁兴组建“太行忠义社”,与岳飞同期抗金,屡建奇功。民国年间,郭象升呕心沥血,兴学育人,著述丰富,影响甚巨,被誉为“山右第一才子”“中国古文殿军”。现存郭家大院气势恢宏,文化底蕴深厚。

  境内的东岳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周村的标志性建筑。庙内现存建筑均为宋金风格,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价值。

  在周村镇西南部约6公里处,还有一处好景致,它就是历史久远、依山傍水、风景怡人、民风淳朴的石淙头村。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曾在此地休闲旅居,有感于山村美景,作《宿石淙院》:“山房行欲近,半空人不知。微径碍古林,青碣来差池……”该村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荣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被评为了中国景观村落。

  清朝时期本村富商潘名山为周村在外经商 “四大名山”之翘楚,其创业精神和商业成就誉满晋、豫、皖。以“潘家大院”为代表的古民居建筑古雅沧桑,文化深厚,现存16座,基本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以“四大八小”单进或二进四合院为主。大院多坐北朝南,一院五天井见多,天井方正,以主房中轴线对称分布。房屋建造用料考究,主体广用石材,隔扇门窗、楼栏华板、雀替耍头、梁枋帘架,无不精雕细琢,寓意丰富,通过谐音、呼应、成对、顾盼等表现手法,用传统吉祥图案来喻事抒情,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内心追求。

  2012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曾在村西南的屯兵寨、午壁亭遗址和老龙隈周边选景拍摄。屯兵寨据传为西晋平西将军周处屯兵时修筑,居悬崖之上,状似城堡,古为晋豫古道重要站点和关隘。长河在此突现断崖,形成落差巨大的瀑布。崖底深潭犹如一仙池,又如一巨盆,传说有一苍龙潜隐于此,故而名为“老龙隈”。

  目前,周村镇和石淙头村这两个主要景点已经形成了“春有后山桃杏争艳,夏有圪套泉石风清,秋有甲村漫山红叶,冬有石淙头八丈冰瀑”的“四季风”的旅游格局,“生态周村、美丽周村”正成为城郊居民周末休闲游的首选。

  周村宴席文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过泽州县周村的人常说:“到周村不吃‘六六’席,枉虚此行”。更有甚者曰:“没有吃过周村的 ‘八六’酒席,乃人生一大憾事”。为什么周村的“八六”酒席能如此受人青睐?这是因为周村宴席的形成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周村镇自古以来就是通中原、接河东、抵秦陕的重要交通枢纽。历史上通往河南沁阳方面的两条官道,清化一大道和清化二大道均始于周村。与此同时,明清两代至民国,周村官吏辈出,文人墨客甚多。这些官员和文人先后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中源源不断地为周村的宴席输送着文化内涵。那么,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内涵到底体现在哪里呢?究其果有六。

  其一:式样多。周村宴席有“八八”“八六”“六六”“十二气”“十大碗”“流水席”“川盘菜”之分。(其中,“十二气”和“川盘菜”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已无人再做)。

  其二:层次清。整个宴请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迎接客人,寒喧问好;第二阶段,上酒盘,客人入座,共饮佳酿;第三阶段,酒过三巡,开始上碗,共进美味;第四阶段,筵席之后,品茗畅谈。

  其三:规格严。周村宴席在盘、碗上有严格的规定。“八八”席上十二个酒盘,八大碗、八小碗菜肴,中间另上三道小饭六小碗;“八六”席上九个酒盘,八大碗、六小碗菜肴,另上两道小饭四碗;“六六”席则是由七个酒盘,六大碗、六小碗菜肴,另上一道小饭两碗组成;“十大碗”上四个酒盘,十碗菜肴,中间加蒸馍一盘;“流水席”上四个酒盘,每人一碗菜肴加蒸馍等等。

  其四:做法精。周村宴席在“色、香、味”俱全的基础上还有 “四重”。一、重刀工。二、重配方。三、重原料。四、重全盘。

  其五:倡文化。周村宴席处处都能体现到文化的风味。虽说在各个历史时期周村“八六”酒席的内容不一,但在文化层面都能借鉴历史。有几碗名菜经祖辈口头相传,来历大约如此:“八六”酒席中的“小搁”与四百多年前范四知首议筑城有关;“天鹅蛋拔丝”则与晚清文人张士达弱年拔贡,始未进士的传说有关;“水氽丸”是周村人在清朝中叶挑扁担翻太行山时,偶吃“水煮肉丸”的故事而形成;“酥”与“苏”谐音,在吃酥肉时,常常会谈论到北宋文豪苏轼的诗词……

  其六:重礼仪。周村宴席很讲究礼数。宴请客人时,主人往往要找两个陪客。宴席要设在堂房,座位有上、中、下之分;主人和陪客人员言语文雅,谈吐流畅;同级、平辈行“掐指礼”,客人是长辈,则行“抱拳揖”;每碗端上来后,主人右手拿筷掌心向下拨动菜肴,左手掌心向上示意客人请用……现在这些繁琐的礼节已多不用,但礼貌待客、文明用语仍不合糊。

  现在,周村人吃“八六”酒席已经普及,甚至可以说已经大众化了。全镇各村几乎都有自己的主厨。老百姓每逢婚嫁喜庆之事,左邻右舍都会自觉地前来帮忙,忙得不亦乐乎,使喜事提前就有了喜气。浓浓的宴席文化就在邻里和睦、团结互助、融洽和谐的淳朴民风中拉开了序幕。那么,周村宴席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说文》曰:“忠信为周”。忠者尽心尽力,信者至诚至信。这不但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是数百年乃至上干年来周村人民半农半商的真实写照。那么,用“忠信”二字诠释周村宴席文化的实质不正合适吗!

本文为农村链会员发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400-636-1858
!举报
0
网友评论
  • 农村链
  • 村网通
  • 咨询加入
  • 会员